找到相关内容787篇,用时40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熊十力的体用论的基本结构与平章儒佛

    处,可著无不为字否,佛氏只许说无为,断不许说无为而无不为,遂有废用以求体之失”[26],又空宗可以说真如即是万之实性,而决不许说真如变成万。此二种语势不同,其关系极重大。兹以二语并列于左。【甲】...进而指出此一存有三态之体用论为一活生生的实存而有之学。 熊十力的存有三态之存有学是活生生的实存而有之东亚存有学, 在  页148  圆融中存有展现为活生生的实存而有,与西方的作为实体学的存有学有所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951601.html
  • 论吴汝钧《天台佛学与早期中观》所论的中观学及佛性取向的诠释

    天台所论的种佛性、佛性德、佛性与修持之关系、性具思想 (佛性具诸法) 与佛性结构的关系的解释甚多,可说是到了随处皆是的地步12,吴书怎可说安藤氏并未重视天台佛学中的佛性一概念呢? 或许,吴书的...藤氏和安藤氏所援引的贯穿于天台宗传统的解释模型 (不纵不横,敌对种的辩证法)。例如: 吴书在第125 到133页所阐释“智顗突出假名和入假”的思想,也见于安藤书中所阐述的天台佛学独重“资成轨”和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40854477.html
  • 从无著《集论》谈诸法事理不二

    此为显扬法相破迷开悟之要点,故学佛者,必须于此《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》精研而细读之。  二、内容简揭:  《集论》篇首,即对此论内容作概括性的揭示,彼有颂言:“本事与抉择,是为有四种,、摄、应、成,...分析世出世间一切的正谛正理,为人天乘穷究行持的准则。本事分以谈具体的事相为主,故第一品中即谈蕴、界、处科而以命名。蕴、界、处,数虽唯,而其所摄至广,有相、界、种类、分位、伴、方、时、一分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5547110.html
  • 法印与一实相印

    一实相印”或“四依法”(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,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及依智不依识)。   法印与一实相印的由来   “一切行无常,一切无我,涅槃寂灭”句并列的经文,最早出现于《杂阿含》二六二经,是描述佛涅槃以后,阿难以《化迦旃延经》来教化阐陀的一部经。该经南北共传,但很明显是“王舍城五百结集”(佛教史上第一次的佛经编审大会)以后才编入阿含的(因为该事件发生在佛陀涅槃之后),当时这句尚未被...

    吕胜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650829.html
  • 判定佛法真实义的准绳——法印与一实相印

    ldquo;一切行无常,一切无我,涅槃寂灭”句并列的经文,最早出现于《杂阿含》262经,是描述佛涅槃以后,阿难以《化迦旃延经》来教化阐陀的一部经。该经南北共传,但很明显是“王舍城五百结集”(佛教史上第一次的佛经编审大会)以后才编入阿含的(因为该事件发生在佛陀涅槃之后),当时这句尚未被称之为“法印”。阿含圣典中与印有关的为《杂阿含》80经...

    吕胜强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0953210.html
  • 四明尊者扶宗

    正直舍诸方便,但谈一实圆妙之理矣。智者大师(二番妙悟②,五品亲登)深悟经旨。乃诠以十妙示之。虽列诸法相,无不皆以(权实)二妙,圆实之理节节融之。且一妙“最是自行果德”。所证圆极之理故云轨。轨者,即一大乘法。十方谛求更无余乘。亦名第一义谛。第一义空(第一寂灭)。如来藏。此“不定,即是一。一不定一,一而论。不可思议。不并不别。伊字天目。大师乃将此三一“不二绝妙”之。贯通十种,而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0441433.html
  • 略述台宗《十乘观法》

    行,修习此《十乘观法》,以达到最终断惑证菩提之目的。   何谓《十乘观法》?乘者,车乘。运载为义。谓以此为车乘,能运引人至涅磐岸也。何等为十?盖藏、通、别、圆四教,各有十乘观法。藏通二教十乘观法...不必更历观下之八,即可直抵宝所,是为上中根机之修法也。   、善巧安心上观。若行人于第二真正发菩提心观之后,心犹不能归一者,则须用止观二,善巧调治之。应观一念心性,即寂而照,即照而寂。寂即止体,...

    张秉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5143231.html
  • 中观宗关于“安立业果”与“名言中许有外境”的问题

    有而境是没有,更不能用梦来作喻例,证明现前的各种外境都没有,而计内心却是实有了。最后提出中观师自己的看法。如醒着的时候,不论眼根、色尘、眼识这,都是仗托因缘而生起的,都应是如幻虚妄不实的。如梦时的根、境、识,也都是仗托因缘而生的,也都是虚妄不实的。又如现在醒着时候的根、境、识,在圣人亲证诸法真理的根本智前、都现不起来,可以证知都不是胜义有的实法。如是梦中的根、境、识,在醒着的时候,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3845553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《现观总义》讲记 第二课

    ,在如理地通达了作为对境的发心等十义之后,而为他众宣说,也是所谓的“一切种智”。   佛陀通达发心等十的含义之后,并不像声缘那样趋入涅槃,而是转大法轮将之宣示给有缘众生,...譬如):在取舍善、不善与无记之时,即使必须了解此,而此本身也包含了一切万,但仅仅了知此,也还是不能通达一切万。(由此可见,仅以此理并不能通达一切万。)   这又是一个比喻:虽然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现观庄严论|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22443891433.html
  • 学佛务从根本上着手

    西方往生,疏了个如何是西方,如何得往生的参究法,不知都是方便,目的全在学人自己向心地上努力。都是打净法门,如不从自己心意识上去打,正如以心意识添心意识,而心意识是家贼不是外贼,是造成生死的根本。...利钝问题,于无顿渐也。迷在自心,悟亦在自心,成佛成众,亦在自心,入生死,出生死,亦在自心。离自心更有何事可说,离自心而谈宗说教,正如画饼充饥,万年不饱。故知心地为根本也。   学佛只是学成个佛的...

    王骧陆居士

    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1102123648.html